考察

乐享 6 0
文/足迹 县委组织部一连接到近百封群众来信,为三岔乡乡长张三请功。组织部严部长看后,十分惊喜。严部长是个老组织,群众来信来访上告书记乡长的事他见得多了,而且每次都是不告倒誓不罢休。偶尔有一两封称赞乡长书记的,只不过是一时一事,多半还是乡长书记自己授意的,他平时看都不看。而关于张三的信就不同了,信多、面广,言语十分诚恳,自然不可能是他组织的。况且,信中反复称道的成绩,他也偶有耳闻,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。于是,严部长满怀欣喜地带领两名同志下乡考察,准备提拔重用。 严部长到了三岔乡,又是搞民意测验,又是到基层了解情况,或者组织机关干部座谈,所到之处,一片称赞褒奖之声。无论是干部还是农民、教师,都一再要求严部长不要把张乡长调走。调走了就会影响三岔乡的工作,调走了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。严部长好久都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了,见了这么热情的场面他十分激动,有病的心脏也“扑通扑通”响得欢实。捂着胸部,严部长想,这样的干部应该提拔重用,给他一块更大的天地。 严部长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,虽然做好了考察工作,他还是担心这背后有什么把戏。派回了两名干事之后,他又坐阵乡政府观察了几天。他想,这几天里如再没有出入,他打算抓一个学习孔繁森的典型,既要他上报上电视,还要他成为全县乃至全省乡镇干部的榜样,为破格提拔铺平路子。 三天里,严部长找了许多人谈话,以为有什么新发现。可是,无论他找谁,无论他走到哪里,都众口一词地称赞张三,虽然三岔乡也有一些尾巴工程,虽然去年栽板栗今年栽核桃明年发展银杏,但那是全县大气候造成的,张三也不敢违逆。好在群众理解他,群众也理解政府,干群关系融洽,这十分难得。通过几天的进一步考察,更坚定了他树立典型破格提拔的信心。 严部长回城后,报纸、电台、电视台立即掀起了宣传张三的热潮,张三很快就得到了提拔并委以重任。严部长也因为慧眼识珠获得当年省委组织部的“伯乐奖”,并且到全省各县市巡回作报告,介绍经验,很是风光了一回。 巡回报告一结束,严部长揣着奖金,捧着巨大的奖牌回到单位。当他放下奖牌,还没来得及擦一把汗,秘书就送来近百封落款三岔乡的信件看着那堆信件,他知道三岔乡的干部群众一定会骂他。但为了工作,他也在所不惜。他虽然有了这种准备,但在拆阅这些信时,他还是吃了两粒“速效救心丸”,他担心群众过激的话语会引发他的心脏病。 吃罢药,严部长就急切地拆信。一封接一封地拆,一封挨一封地看严部长越看越激动,有病的心脏越来越“扑通扑通”响得欢。原来,这近百封没有一句是骂他的,都是感谢信,都写着一句话: 感谢严部长调走了张三,使我们过上了解放区的生活!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